春生夏長,秋收冬藏。五行中,秋屬金,對應五臟的肺,冬屬于水,對應五臟的腎,而五行生克,金生水,現在起到冬天結束,是一年四季中養腎的好時光!而水生木,春季主生發,五行屬木,對應肝臟,養好腎,才能迎來美妙而舒展通達的春天。人也是一樣,要先滋養才能生發。和泓壽一起,我們從現在開始養腎吧!

<<< 飲食調攝 >>>
飲食調攝對養腎非常重要。秋冬宜選食羊肉等溫腎壯陽、產熱量高的食物,可進食具有補腎益腎功能的食品,如核桃、板栗、桂圓等。黑色食品如黑米、黑豆、黑芝麻、黑木耳等能入腎強腎。若將上述食品放入粥中煮食,既可祛寒,又可補養。由于每人的體質不同、年齡有別,在食補中也有宜有忌,應靈活掌握。如腎陽虧虛者,在飲食中以溫補腎陽為宜,可選食羊肉、驢肉等具有溫補腎陽作用的食物;對于腎之陰精漸衰的中老年人,秋冬可配食枸杞、山藥、木耳等護陰之品。飲食不可過咸,因咸味入腎,會致腎水更寒,有擾心陽。另切忌寒涼食品,以免雪上加霜,傷陽氣。
<<< 調養三法 >>>
進入秋冬以后,“早臥晚起,以待日光”是養生的重要方面,早睡以養人體陽氣,保持溫熱的身體。曬太陽是最簡單又行之有效的增加生命活力的方法。適當運動鍛煉可以振奮陽氣,提高身體代謝水平,增強御寒能力。同時衣著厚薄要合適,以防寒保暖。
日常養腎有三法,即冷面、溫齒、熱足。
冷面,即用20℃左右的冷水洗臉,可提神醒腦,使大腦興奮,還可以促進面部血液循環,增強機體抗病能力;
溫齒,即用35℃左右的溫水刷牙和漱口。中醫認為,齒為腎之余。保護好牙齒就是保護好腎;
熱足,即臨睡前用45~50℃的熱水洗腳泡腳。常言道“寒從腳下起”,所以,我們每晚應堅持用熱水泡腳,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,增強防病能力。
<<< 溫補脾胃 >>>
腎是先天之本,脾胃是后天之本。脾腎一虛,正氣則虛,邪氣則盛。因此扶養正氣貴在溫補脾腎。
飲食養生應在平衡飲食五味基礎上,適當多食甘、淡滋潤的食品,既可補脾胃,又能養肺潤腸,可防治咽干口燥等。
早餐應吃溫食最好喝熱藥粥,因為粳米、糯米均有極好的健脾胃、補中氣的作用,像甘蔗粥、玉竹粥、沙參粥、生地粥、黃精粥等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