倏忽溫風至,因循小暑來。
今日小暑,宣告季夏時節正式開始,這時要重視養生保健。
那么小暑時節該如何養生呢?下面跟著泓壽一起來看看吧~
『 小暑重養心 』
小暑時節,天氣炎熱,人們容易煩躁不安,愛犯困,少精神。
心為五臟六腑之首,有“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”之說,心臟的養護尤為重要。所以,對應這一時節的特點,在養生健康方面,應該根據季節與五臟的對應關系,養護好心臟。
因天氣原因小暑時期會引起人體內的血壓波動,在床或蹲坐時血壓是較為平穩的,但若起立過快,會導致頭部血壓銳減從而導致身體受損。所以在起床、蹲坐起立時不要著急,最好能夠活動一下四肢,不需要時間太長,半分鐘即可,然后慢慢起身。
『 情緒養生:心態平和 』
中醫認為,平心靜氣,可以舒緩緊張的情緒,使心情舒暢、氣血和緩;既有助于心臟機能的旺盛,也符合“春夏養陽”的原則。所以,夏季養生以“心靜”為宜,心靜自然涼。天熱人體溫度升高,易引起內分泌失調和心態不定,讓人感到煩躁不安、思維紊亂,易激惹、易怒甚至行為失常等。常表現為失眠、健忘、情緒低落、食欲不振等,此時就需要有規律的作息,以安定情緒。
如果失眠,可以在仰臥或側臥時,放松全身肌肉,或者注意腹部呼吸的起伏,排除雜念后,心靜了自然就可以安然入睡。同時優化飲食結構等生活習慣,保持平和、快樂的心態。
『 運動養生:少動多靜 』
小暑養生提倡“少動多靜”,尤其是老人與小孩,以及體質較弱的人,盡量避免在小暑天氣中做劇烈運動,以減少損害人的陽氣。這段時間可以在清晨或者晚上比較涼爽的時候,適當進行小幅度比較緩和的運動,比如打太極,散步,慢跑等。
這個時節的運動只需要感覺到出汗就行,沒必要運動到大汗淋漓,劇烈運動很容易導致脫水,引發不適,特別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要格外注意。
『 飲食養生:合理飲食 』
小暑屬長夏,陽熱下降,水氣上升,濕邪易困脾胃。此時要注意清熱解暑,健脾利濕。飲食以淡補為主,少吃辛辣油膩的食物。小暑飲食有“三寶”:
蓮藕:能清熱、養血、除煩。將鮮藕用小火煨爛,切片后加適量蜂蜜食用,有助于安神,改善因血虛導致的失眠。也可將鮮藕切片,佐以小蔥清炒,味道爽口,同樣也有降暑效果。
黃鱔:性溫味甘,屬補性食物,有補虛損、除風濕的作用。暑天濕氣對寒性、虛性、濕性的人尤為不利,此時吃黃鱔,與“春夏養陽”的養生思想一致,能改善不良體質,起到“冬病夏治”的效果。且民諺有云:“小暑黃鱔賽人參”,此時的鱔魚不僅味美,滋補價值更高。
綠豆芽:可以清熱解毒、利尿除濕。同時,綠豆芽的熱量很低,而水分和纖維素含量較高,可促進腸蠕動,具有通便的作用,是人們公認的夏季瘦身佳品,也是便秘患者的健康蔬菜。
這個時候天氣變得炎熱,大家需注意防暑降溫哦!今天泓壽給大家的小暑養生注意事項記住了嗎?愿您清涼過一夏~
—《END》—